大眾網
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,關于彩禮的話題時常成為輿論焦點。前幾日,全國人大代表將“零彩禮”一詞帶上了熱搜,3月2日,江西大余縣一則關于農村婚嫁彩禮的舉報公告引發關注,今日,#專家稱零彩禮不符合傳統婚俗#話題又登上熱搜第一。
今年中央“一號文件”再次點名高價彩禮問題,明確提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、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。農業農村部宣布將其納入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。
近年來,通過持續深入開展移風易俗,一些地方探索了一系列抵制高價彩禮、推進移風易俗的舉措,取得一定成效,但也有不少地方彩禮依然居高不下。
代表建議農村推行低彩禮零彩禮
全國人大代表、河北省河間市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石炳啟在準備關于農村推行“低彩禮”的提案建議,把“低彩禮”落實到實處,在推行“低彩禮”的基礎之上提倡“零彩禮”。
實際上,“零彩禮”一詞并不是首次出現,石炳啟所在的河間市便是推行“零彩禮”的先行者。2018年12月7日,河間市召開移風易俗推進大會,會上提出要大力遏制高額彩禮,鼓勵低彩禮、“零彩禮”,并下發了文件。據河間市民政局發布的信息,自2021年4月至今年1月,河間市共辦理新婚登記4726對,其中“零彩禮”“低彩禮”占比88%。
很多網友表示,抵制天價彩禮支持,但零彩禮也不能理解。
2022年7月31日,江西鷹潭,中國農歷“七夕”前夕,在余江區,36對“零彩禮”新人舉行了一場集體婚禮,婚禮現場。這場集體婚禮旨在破除高價彩禮、大操大辦等陳規陋俗。 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
江西大余彩禮超標可以舉報?
民政局回應:只勸解不懲罰
近日,江西贛州大余縣一則關于農村婚嫁彩禮舉報公告也引發關注。舉報范圍包括農村婚嫁彩禮超過人民幣8萬元,婚車超過6輛,婚宴超過15桌,每桌超過800元。
公告一出隨即引起了熱議。有人支持,認為它有利于改變農村的陋習,減輕年輕人的壓力。也有人反對,在很多人眼中,彩禮屬于傳統習俗,是家務事,只要雙方家庭協商妥當,你情我愿,旁人就不該多管閑事,更不用說舉報了,況且該公告明確給出的數額界定,是否合理?是否能被大多數人接受呢?
大余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,發布公告的初心是提倡移風易俗,反對高價彩禮。公告主要針對農村,標準是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制定,超過太多就是高價。如果有條件好的家庭給出高價彩禮,雙方自愿的話,也是允許的。該工作人員介紹,舉報后不設懲罰措施,以勸解和做思想工作為主。
專家:零彩禮不符合傳統婚俗
福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甘滿堂表示,彩禮作為傳統婚俗的一部分,推行完全的“零彩禮”不僅不符合傳統婚俗(文化),其可行性仍有待考慮,“我們在遏制高價彩禮時,不能走向另外一個極端,適度的彩禮也是必要的?!?/p>
他還認為,彩禮數額“不超過一個家庭一整年的收入”是比較合適的范圍,“比如說,去年我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萬塊,那么,男方家里如果是5口人的話,女方要求的彩禮就不應該超過10萬;如果男方有3口人的話,則不應超過6萬?!?/p>
對此有網友表示,彩禮是個很復雜的問題,是風俗也是傳承,法律可以就彩禮的返還進行規定,但彩禮金額卻是無法通過法律規定的。
“彩禮問題”關鍵不在彩禮上
甘滿堂分析,“彩禮”問題并不是導致農村男青年“結不起婚”的主要原因,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,農村教育等資源的落后,倒逼農村適婚男青年不得不在縣城買房,從而為結婚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。
“高價彩禮問題在欠發達鄉村更突出?!蹦喜髮W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建生認為,從根本上破解高價彩禮難題,必須加快推動鄉村振興,不斷縮小城鄉差距,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,“讓年輕人愿意留在鄉村發展,讓更多男女青年愿意在鄉村安家落戶”。
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,即使彩禮依舊存在,也常常被女方家長作為啟動資金的一部分,贈予小家庭,成為新娘可以自由支配的財產。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,彩禮可以蘊含著極其復雜的含義,承載著不同人的不同訴求。
“天價彩禮”“婚嫁陋習”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想要破解也好,清除也好,現實而言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如果隨便搞“一刀切”,更可能適得其反。關于是否保留彩禮的那些討論,仍可繼續,仍應繼續。但對過高彩禮的遏制,對移風易俗的推進,各地的探索應該遵循因地制宜、循序漸進的原則,嘗試找到更具影響力和約束力,也更易于被群眾接受的方式。
關于彩禮問題,你怎么看?
(大眾網·海報新聞編輯葛思琦 綜合自九派新聞、新華網、光明網、極目新聞等)
責編:張明月
審核:辛然
責編:辛然